sz
春节预防假期病 假期病有哪些
发表日期:2020-01-06  浏览:14677次

春节预防假期病


“首先是‘节日心理失调症’。”部分市民平时忙碌惯了,到了长假突然无法适应清闲生活,出现烦躁不安、抑郁、失落、失眠等现象。人们在高度紧张的工作和学习中,体内会产生一种应激机制,称为“交感神经兴奋状态”。到了假日,自己和整个社会环境都放松下来,心理行为和生理状态因惯性仍处于忙碌、探索和思考状态,就会表现出上述症状。



“其次是‘旅游精神综合征’。”春节走亲访友、回老家、前往旅游景点等行为,某种意义上是“旅游”。然而,这种放松对有些市民来说并不合适,他们更喜欢“宅”,需要安静和放松。

休闲方式的不同,却让“旅游”增加了特定人群的心理压力,出现失眠、胸闷、精神紧张等症状。


“第三种问题是‘心理过敏’。”亲友聚会极易诱发婆媳、姑嫂、兄弟姐妹之间的矛盾。对此,应充分尊重每一个个体需求的存在,例如给自己更多的空间,给小家庭更多的独立行动机会,这是维护心理健康的有效方法。


应对1:适当变换环境是好事


“首先,合理安排生活。”人们在无所事事时,容易胡思乱想,所以要合理安排节日生活。


适度紧张有序的生活,可以避免心理上出现失落感,更可改善人的抑郁心理。爱好广泛者总觉得时间不够用,生活丰富多彩就能驱散不健康的情绪。

“此外,适当变换环境,也是一件好事。”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实际情况,安排走亲访友、外出旅游、听音乐、读本书等“节目”,可以使人们的应激心理状态从高度紧张的模式中慢慢放松下来。与此同时,不要把“节目”安排得过满,以免使自己紧张。

“最后,假期结束前,从生活内容到作息时间,都应积极作出相应的调整。”静心思考春节过后的上班或学习问题,使自己的心理逐步调整到“高转速”状态。没有防备下突然“猛踩油门加速”,极易诱发各类心理问题。少数市民发现自己的心理症状处于显著乃至严重的焦灼状态,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一些药物,改善情绪,消除恐惧。



应对2:不同人做不同调适


对于身心不适应乃至“假期心理问题”,不同人有不同的处置建议。

上班族:自我调节,补充睡眠,合理饮食

上班族不妨趁着休假规划节后的工作安排和今年的工作目标。上班后,一旦出现某些症状也不要着急,白天工作时可以喝点茶,中午小憩,晚上早睡,一两周后就可恢复。 



老人:注意休息,儿女注意关爱

老年人要在儿女上班前,尽快调整到平日的作息状态,例如恢复晨练、户外散步等活动,和平日里的老伙伴聚聚。如果入睡困难,可适当服用一些帮助睡眠的药物。

孩子:休闲读书相结合,及时收心

今年的开学日相对往年提早,家长应协助孩子制订休闲和学习结合的节日计划,内容要丰富健康,饮食要均衡,保持正常的作息时间。

本文来自养生百科网

如涉侵权请联系删除